【主編的話】
首先,非常感謝訂閱的大家!
從有關民生的便當菜色和價格,到政治化又複雜的外交及國防,媒體要關注的議題實在太多,但涉及媒體本身的問題幾乎是「零報導」。不過,現在有了專門報導全球華文媒體相關議題的刊物《田間》。
在美國和加拿大,每年10月第一個星期日開始是「國家報紙週」(NNW),而2024年的主題是「說我們的故事」(Telling Our Stories),《田間》在這期間誕生別具意義。
除了整理新聞工作者可能想知道、會用到的各種工具與建議,《田間》會定期發布人物專訪和議題特別報導,讓新聞工作者有個發聲管道,同時聆聽不同經驗者的想法。我們不想只是單向溝通,而是希望促使媒體圈攜手合作,讓我們重視的媒體環境更強健。
《田間》會持續讓內容多元化,預計推出「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MP)總監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資深媒體人包蟠睿(Patrick Boehler)的專欄,以及觀察華語圈自媒體聊的話題。
然後,《田間》也希望有機會和各媒體一起製作有關媒體的專題、調查報導,歡迎來信提案,或建議想看到的相關議題報導,並給予指教。
簡恒宇
【請教一下】
在今日限制愈來愈多的環境下,如何當報導中國事物的記者呢?
「我想告訴年輕人的第一件事是,新聞記者是很棒的專業。去做吧。」曾在中國待過數年的非營利組織「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創辦人希爾頓(Isabel Hilton)堅定地告訴《田間》。
希爾頓2006年創立關注中國環境議題的非營利組織「中外對話」(China Dialogue),其於2024年改為現在名稱「對話地球」,而她已在2023年卸下該組織所有職務。
希爾頓坦言,現在中國的媒體環境和先前她在中國的時期截然不同,國家安全是促使環境轉變的因素。她認為,儘管限制不會很快放寬,但中國社群媒體相當活躍,就算議題熱度不會很持久,可是大眾注意到了,且會記錄、下載,顯示大眾在艱難的環境中也沒放棄,「相當令人鼓舞」。
田:在您看來,我們可以期待中國的媒體環境在不遠的未來有任何改善嗎?
希:我不認為(北京)當局會很快放寬規定。若有任何事,我預期是變得更嚴格。但正面看待的部分,是比以前有更多工具可用,像是數位工具。現在可用科技發現之前沒管道得知的事情。所以有之前沒有的取得資訊方法,這是好事,人們也使用它們。你會看到,在中國,人們仍試著發現和交換資訊,社群媒體狀態非常活躍。就算事情不會出現很久,它們突然冒出,人們注意到了,然後它們消失,可是人們會記得,有時還會下載。所以有這種來來去去過程,看到人們在環境很艱難的時候沒有放棄,相當令人鼓舞。我認為這對中國是好的,因為當局會當作沒看到正在發生的事。雖然中國有很多監視和內部情報系統,當局依然會有驚訝的時候。若不是真的知道人們在想什麼,就會有不愉快的驚訝。所以我認為,對任何政府更好的是,不論是怎樣的意識形態,為自身利益而有個相對寬鬆的資訊管理制度,對公民也是,在當前環境下確實如此。
對於當前的短影音趨勢、如何正確看待從中國外部獲得的資訊,以及有無必要學中文,希爾頓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看法,敬請期待即將發布的完整專訪內容。
【刻不容緩】
海外香港人創辦的雜誌《如水》(Flow HK)10月4日發現其網站在香港被封鎖,對此《如水》主編、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研究員張崑陽(Sunny Cheung)6日強調,這種打壓資訊自由的行為,只會進一步削弱香港的言論自由空間,但「我們不會因此畏懼」。
《如水》成立於2021年,是第一本實體海外香港人雜誌,每期討論對香港社群或香港國際定位上具公共意義的議題。《如水》10月4日推出與細葉榕人道基金(Bonham Tree Aid)合作的募款月曆購買方案時,發現在香港無法連上其網站,成為首個被香港封鎖的海外港人媒體。
根據張崑陽和《如水》編輯委員會成員、「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高級分析員鄺頌晴分別告訴海外香港媒體《光傳媒》(Photon Media)及《追新聞》(the Chaser News)的內容,香港警務處9月3日致函《如水》網站供應商Automattic,要求在48小時內停止提供《如水》服務。
香港警務處在信中稱,《如水》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0、21、22、23、24及29條,包括煽動、顛覆政權、竊取國家機密、勾結境外勢力等罪行,並警告Automattic若不停止提供《如水》服務,依《國安法》將面臨港幣10萬元(約新台幣41萬圓)罰金和6個月有期徒刑。
香港媒體《堅料網》(Kinliu)7日報導提到,Automattic未依香港警務處要求,停止提供《如水》服務,「近日有消息指當局出手將《如水》網站封鎖,該網站現時已不能在香港瀏覽」。親建制派的《堅料網》把《如水》稱為「海外亂港網媒」。
張崑陽強調,《如水》會堅守作為公民媒體的原則,「確保香港的真實故事和重要資訊,不會被單一的官方聲音壟斷」。他也說,儘管面對打壓,《如水》仍會努力連結海外港人,守護屬於港人的新聞和言論自由,「香港人的聲音不會因為被打壓而被滅聲,我們會繼續令讓香港故事在國際社會廣泛傳播」。
《如水》至今已出版14本雜誌,最新出版的第15期主題為「香港人」,是本嘗試「寫給全球香港中學生們的雜誌」。另外,《如水》網站在香港被封鎖一事,最先由《美國之音》(VOA)於5日報導,台灣媒體部分目前僅有中央廣播電台(RTI)7日改寫自由亞洲電台(RFA)的報導。
【熱門話題】
二戰期間的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因此部分台灣人被徵召為日本軍隊的一員。隨著日本戰敗,台灣由中華民國接管,這些人對日本來說變成外國人,但對中華民國而言是曾幫助日本的戰犯,這樣的轉變讓他們形同被遺棄的一群人。
被封為「2024年最強台劇」的《聽海湧》(Three Tears in Borneo),就是在談論3名台灣人成為日本軍屬,在婆羅洲(Borneo)的戰俘營擔任監視員,以及在戰後的局勢轉變下,他們所面臨的處境。
根據谷歌(Google)搜尋趨勢紀錄,2023年10月高雄電影節播出首支限定版前導預告、2024年8月播出第3、4集後,《聽海湧》在馬來西亞是熱搜關鍵字。在香港,是播出後登上熱搜;台灣則在播出前夕,熱搜度就一路爬升,在8月17日播出達到巔峰。
8月31日播出結局後,《聽海湧》在微博登上熱搜。儘管討論不多,但特別的是「倫敦上空的噴火」和「夜夜歡娛」的貼文直言,看完後不認為是在媚日。
《聽海湧》製作人林佳儒接受專訪時提到,有一小部分的人會認為劇中美化日本人或日本統治台灣,甚至都還沒看過劇,「才有這樣的誤解,但就是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非常抗拒」。
不過她和導演孫介珩都強調,《聽海湧》不是歷史紀錄片,並透露有參考同樣講述歷史事件的外國迷你影集。至於是哪部影集,《田間》會在明天特別發布中文專訪內容揭曉,包括他們希望觀眾從這段歷史學到什麼、拍攝過程的挑戰與感動,以及推薦的台劇。
若等不及,可以先看《田間》姊妹刊物《Lingua Sinica》已刊出的英文版內容。
【你知道嗎?】
在中國的媒體環境裡……
有時候,文章署名並非真有其人。我們不是在談「馬克吐溫」(Mark Twain)是克萊門斯(Samuel Clemens)、「魯迅」是周樟壽這類單純使用筆名的情況。中國的「主流媒體」(此用語在中國特別是指中共控制的媒體)被認為要定義價值標準,因此這些媒體的文章署名,可能實際上是特定政府部門或中共機構的特製筆名,或是保留給官媒代表官員談論特定議題時使用。
舉些例子或許會有幫助。上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的時候,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第4版刊出署名「任仲平」的長篇評論文章。這個人是誰?事實上,「任仲平」代表《人民日報》「寫作組」所寫的「人民日報重要評論」。這類筆名還有很多,像是「何振華」是指談論「如何振興中華」這個議題。看出是怎麼用的了吧?
不過在許多案例中的筆名,是代表黨和政府部門。今年7月有許多媒體刊登署名「仲祖文」的評論文章,內容堅決地談論中共內部執行反貪法規的必要性。不過「仲祖文」並非像是「包青天」這樣以清廉聞名的人物。實際上,這個筆名代表「中央組織部的文章」,而中央組織部是主管組織及人事的中共機構。
這些「筆名」也可被當成「政治宣傳代碼」,事實上在黨國媒體和整個中國權力高層中相當常見。這形成不那麼祕密的內部代碼系統,而掌握權力的部會及個人,可藉此表達官方立場,並推行想要的進程或政策。
現在你知道了。
【趨勢觀察】
台灣的公共媒體「公共電視台」(公視,PTS)每年會舉辦國際研討會,邀請各國公共媒體談論當下重要議題及面臨的挑戰,除了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也分享各自實作經驗。2024年9月5日,公視和公共媒體聯盟(PMA)共同主辦的國際研討會在台灣大學霖澤館國際會議廳登場,主題為「AI時代的全球公共廣電機會與挑戰」。
人工智慧(AI)趨勢為各產業帶來機會與挑戰,若問到AI可能取代的職業,記者通常被認為是其中之一。不過法國電視台新聞實驗室國際事務部總監 Eric Scherer 直言:「記者不會被AI取代,但會被懂AI的人取代。」
德國之聲(DW)AI小組資深技術經理 Ruth Kuhun 表示,AI已成趨勢,無法忽視,不想被AI搶走工作機會是DW的未來目標,所以會請外部專家來培訓職員,同時與AI產業合作,避免失去自身話語權。
Eric Scherer 與 Ruth Kuhun 都說,法國電視台和DW仍不採用AI生成的報導內容。西班牙公視(RTVE)在2023年大選期間,曾借由AI產出部分報導,但其新創管理經理柯羅 David Corral 強調,開票只採用官方統計數據,且人工把關至關重要。
這場研討會的與會者用謹慎、正面態度看待AI對新聞媒體產業的影響,但也明確提出將面對的問題,分別是涉及AI的官司會愈來愈多,以及原本就很氾濫的錯假資訊。
瑞典公視(SVT)製作人 Tom Simon 指出,由於AI會用到未獲授權的內容,預期未來5年會有很多這類的訴訟案。Ruth Kuhun 強調,為了減少這類法律爭議,要開發內部大型模型,並有自己的資料庫。
Eric Scherer 提到,後真相時代有許多免費AI資源可生成內容來威脅民主,但在任何AI峰會上,卻沒人談論錯假資訊問題。
公共媒體聯盟(PMA)執行長 Kristian Porter 強調,應確保AI用在正確之處,AI生成內容仍須經由人類核准,而聘用專業人員成立AI專門部門會更好,並讓全體職員參與,不要在使用AI這部分落後了。
【CMP要點】
中國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0)9月9日發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本,內容聚焦於「預防」及「應對」AI相關風險,包括AI可能會透過顛覆一般大眾對就業、生育、教育等議題的看法,進而「挑戰傳統社會秩序」。這份《框架》不是成文紀錄或具約束力的法規,反而較像是路線圖,甚至可說是願望清單,即政府想要科技業如何思考AI安全治理。目前中國規範AI的策略是以標準及指導模式進行「小切口法」,為應對快速變化的科技,卻缺乏像歐盟《人工智慧法》這樣的通用法規的情況保留彈性。
更詳細內容可閱讀Alex Colville寫的《Responding to AI Risk》。
第2屆中國-印尼媒體論壇9月1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成為中國對東南亞推動媒體外交,以促進貿易投資的一致行動的進一步跡象。雖然說是「媒體論壇」,但此活動的主要夥伴之一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ACCWS),其隸屬於中國國際傳播集團(CIGG),而CIGG是中共中央中宣部指導的國營企業,目前為中國進行對外宣傳和媒體外交的首要工具。
更詳細內容可閱讀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寫的《Media Friendship, from Beijing to Jakarta》。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1日向上海合作組織(SCO)婦女論壇發布的致賀信,凸顯中國如何一邊藉由國家論述談論包含對女性的賦權和進步的話語,一邊強化既有權力結構。這封致賀信反映中共近來聚焦的「高品質發展」,且似乎認為靠科技與數位發展能激勵「婦女事業發展」,但現實是女性面臨社會、文化及制度的諸多限制,都與科技無關,像是中國媒體曾多次報導的「外嫁女」無法享有和男性相同的宅基地使用權問題。而從中央和地方媒體有時對議題重視程度的差異,可看出機構惰性和媒體政治宣傳之間的拉力,以及誰堅定地希望草根議題得到真正改善和曝光。
更詳細內容可閱讀Dalia Parete寫的《Married Out》。
【參考工具】
國際新聞工作者中心(ICFJ)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20年的調查發現,約73%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在新聞工作中曾遭受網路霸凌、騷擾、威脅、攻擊等情況,且約20%女性受訪者認為,線下遇到的霸凌和攻擊是因「科技促使的性別暴力」(Technology-facilit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TFGBV)所導致。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的定義,TFGBV是指單一或多人利用資通訊科技或數位媒體,對他人進行、協助、加強部分或全部性別攻擊。
為了應對此問題,達特亞太中心(DCAP)在2024年初,邀集14名來自亞太地區的資深記者進行有關TFGBV問題的研習活動,並整合DCAP專家意見與記者親身經歷,提供防範TFGBV的5個建議,包括要注意的細節,《田間》則摘要重點製成以下表格。
這份建議被翻譯成多個語言,完整中文內容可看這邊,一起減少TFGBV情況。
達特新聞及創傷中心(Dart Center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推動的計畫之一,旨在提升關於重大災害事件的報導品質,以及了解報導這些事件的記者所受到的影響。達特亞太中心位於澳洲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