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
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在11月5日進行投票,這次選舉過程有2件與媒體有直接關係的焦點事件,其中之一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控告電視台CBS透過剪接來美化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哈里斯,Kamala Harris)訪談內容,試圖誤導大眾。
另一件則是部分媒體選擇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而媒體已失去大眾信任是做此決定的理由。
美國媒體在選舉中有表態的傳統,一是因媒體的評論受到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保障,屬於言論和新聞自由,二是編輯部與主筆室互不隸屬,因此公正報導新聞和表態對特定候選人及議題的立場是完全分開的兩回事。
當然,不是所有新聞工作者都這麼看待。如何強化報導中立、重拾大眾信任,是所有媒體的當務之急,這也是《田間》希望與各媒體合作推動的目標。
上期談了記者,這次就藉美國選舉的機會,多認識一下媒體內的分工和角色。
非常感謝訂閱的大家,歡迎來信建議想看到的相關議題報導,並給予指教。
簡恒宇
【熱門話題】
媒體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在美國大選中是常態,但在2024年美國總統暨國會大選,《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發行人William Lewis於10月25日宣布,這次和未來任何總統選舉,都不會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
《華盛頓郵報》所有人貝佐斯(Jeff Bezos)10月28日發布文章,解釋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的原因,而標題「殘酷真相:美國人不相信新聞媒體」已說明一切,在媒體不被大眾信任的情況下,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無濟於事。
此外,《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所有人黃馨祥(Patrick Soon-Shiong)及旗下擁有《今日美國》(USA Today)等逾200家報紙的甘尼特(Gannett)公司,同樣決定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
由於都說《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原要表態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結果被老闆擋下,而在賀錦麗與共和黨總統候人川普陷入拉鋸的情況下,這些媒體選擇不表態,自然在美國引發熱議。
華文世界的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又是怎麼談論、看待這件事呢?
「貝佐斯十多年前收購郵報的時候承諾尊重編輯獨立性,但到了最重要的時候,他還是食言了」,擁有超過298萬人追蹤的微博博主鄭峻10月28日寫道。
逾120萬人追蹤的微博法律博主「Kevin在紐約」10月31日表示,《華盛頓郵報》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這在美國主流媒體相當於放了一個大雷」。他還說,「外界將華郵等媒體的不支持決定,解讀為不支持民主黨賀錦麗」,並用「民主黨黨報」來形容延續160年傳統,已於9月30日表態支持賀錦麗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中國《環球時報》的微博帳號有超過3119萬人追蹤,其10月30日的文章用了「華盛頓郵報宣布不再背書民主黨」、「華盛頓郵報宣布中立引爭議」2個主題標籤(hashtag),內容小標題也稱「『強行中立』引發退訂潮」、「多家主流媒體『明哲保身』」。
馬來西亞的《中國報》10月31日轉載香港《星島日報》報導,內容主要講甘尼特公司不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一事,但最後稱有人擔心美國媒體這種「不選邊」的態度,其實就是暗中選邊。
美國華文媒體《世界日報》報導,《洛杉磯時報》10月30日再次公布支持的國會議員候選人及當地公投議題立場,「獨漏總統大選」。
台灣的民視新聞網(FTV)10月31日報導表示:「面對越來越多從業人員,將個人政治傾向置入報導中,不僅傷害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更令整個社會日漸分裂。」
澳門立法會前議員林玉鳳(Agnes Lam Iok Fong)在《力報》(Exmoo News)11月1日刊出的文章中指出,部分媒體決定不表態,「這個變化,既象徵著媒體角色在美國的轉變,也預示了,更為複雜的政治變化,將會隨著選舉到來」。林玉鳳曾在澳門大學教授新聞課程,也在多個澳門媒體任職。
「不熟悉美國媒體生態者可能會疑惑,媒體不是應該在選舉時保持中立嗎?這些知名而有品質的媒體不在選戰中表態,不是應有的作為嗎?有意思的是…… 貝佐斯就是用這樣的角度來為自己的決定做辯護。」台灣中央通訊社前社長、現任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胡元輝11月1日在個人Facebook貼文寫道。
胡元輝強調,媒體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是「社論背書」(editorial endorsements),「不是以偏頗、扭曲或虛構的新聞來支持特定候選人」。他認為,媒體在社論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不違背新聞專業準則,甚至是對讀者負責任的做法。
在非營利組織「美國台灣觀測站」(USTW)擔任共同編輯的李可心個人認為,媒體不只是滿足大眾「知的權利」,因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因此要有更高的社會責任,而媒體內部的「報導」與「評論」有所分工,評論就是擔起「帶領社會思辨」的工作。
「不表態與建立(媒體)信任之間,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李可心告訴《田間》,但當社會尚未建立媒體識讀,多數民眾無法分辨「報導」和「評論」差異,也沒認知到媒體評論扮演的「帶領思辨」的角色時,媒體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確實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對立及對媒體的不信任。
【請教一下】
媒體應該/適合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嗎?
《網絡公民》發行人許淵臣:媒體公開表態支持政治候選人可能會引發問題。這樣的表態會給人一種偏頗的印象,暗示報導可能偏向支持的候選人,從而削弱公眾的信任。其實,閱聽人往往能從報導和社論中看出媒體機構的政治立場,因此正式表態並非必要。此外,公開支持某位候選人可能壓抑編輯部內不同的觀點。記者可能會感受到與公司立場保持一致的壓力,限制了獨立思考和真實討論。媒體應該將重點放在對所有候選人進行全面而公平的報導,以維持專業性和操守。這種做法能夠保留內部的言論自由,並確保讀者獲得平衡的報導,增強公眾對媒體作為可靠資訊來源的信任。
《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個人主張,不必也並不適合。
《上報》總主筆陳嘉宏:我認為這個問題在台灣的意義不大,主要是外界很容易從媒體原有立場知道他們對特定候選人的態度,而且媒體的公信力真的已經不若以往了。
《破土》共同創辦人丘琦欣:我確實認為媒體表態支持候選人作為更透明的方法是適合的。很多時候是恰恰相反,當媒體宣稱中立且「公正、平衡」,實際上卻對候選人有很偏坦的看法,甚至可能願意為了服務偏好的候選人而散布錯假訊息。
【你知道嗎?】
在台灣的媒體環境裡……
距離投票日倒數10天,主管就會耳提面命,不要在報導中提到民調結果,因為依據法規,在選舉投票日前10天起至投票當天,禁止以任何方式發布民意調查資料,也不得加以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違者依對象不同而有不同額度罰鍰。沒錯,一般人也要遵守這項規定。
會有這樣的規定,主要是避免不實民調誤導選民,以及候選人沒時間做出回應。
不過在2018年曾發生民視政論節目《政經限時批》在民調封關期間,重播談論2014年選前民調的內容,結果遭到檢舉,但主責審議的台北市選舉委員會2019年1月裁定不罰,理由是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所說的「新舊民調」是指「同次選舉投票10天內、10天前的民調」。
隨著自媒體興起,街頭訪問算不算「民調」也受到討論。中選會2023年10月表示,民調的認定是公開彙計訪問收集到的意見,不論街訪或網路調查都算。另外,發布民調應載明負責調查單位、主持人、辦理時間、抽樣方式、母體數、樣本數、誤差值及經費來源,未載明是違法行為。
不能提民調,但到投票當天以前,媒體都還是可以報導選舉新聞和造勢活動。投票日當天是任何人都不得進行宣傳和助選活動,包括在通訊軟體內拉票,以及在社群平台上轉發相關內容,違者將處以罰鍰。
美國只在投票日當天結束投票前,禁止發布民調。
世界專業研究協會(ESOMAR)與世界輿論研究協會(WAPOR)共同發布的2023年《進行和發布民調自由度》(Freedom to Conduct and Publish Opinion Polls)報告指出,放眼全球各地進行民調的機構比例,網路媒體約占29%,紙媒及電視台各約占49%、51%。
現在你知道了。
【業界人事】
新任中央通訊社(CNA)社長胡婉玲11月1日上任。
胡婉玲在逾35年新聞職涯中,大部分在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任職,自2018年起擔任新聞傳播群副總經理,直到2024年9月退休。
胡婉玲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2011年專訪時任北韓(朝鮮)國家觀光總局副局長趙成奎,且2010至2018年間共7次到北韓採訪。2024年8月,她專訪「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引發熱議。
【包蟠睿專欄】
包蟠睿(Patrick Boehler)現與國際媒體機構合作制定受眾及產品策略。他之前在多家媒體扮演領導角色,大部分是在布拉格的歐洲自由電台(RFE/RL),並曾擔任《紐約時報》(NYT)、《南華早報》(SCMP)和其他出版物的記者與編輯。他共同創立環境報導聯盟(Environmental Reporting Collective),且曾在香港大學研究所教授如何報導中國。
再過1個月,台灣主要新聞獎項將陸續公布得獎名單,而得過不少新聞獎項,也當過評審的包蟠睿與《田間》聊了對獎項的不同想法。
田:對新聞成就或得獎的意義有何看法?
包:我得獎感到很自豪,因為感覺做到什麼。但我思考更多,在這領域做更多,我看到更多的是如何打破一般獎項框架。那只是認可成功。其次是,我們讚揚虛榮但沒有真的引起民眾共鳴的作品,這真的有風險。所以我在電子報中建議,真的思考看看,我們能否確定作品有達到怎樣的服務。
我們正在尋找一些我們正在做對的事的認可。我想這是新聞獎項存在的理由之一,但要有些反思。我給了些建議。還有,因為可能帶來不健康的競爭。我真的喜歡線上新聞協會的合作新聞獎項。多個新聞機構一起合作一個故事。我們合作為各自的受眾服務,但我們分享知識。還有個社區獎真的很有趣,這是看新聞機構為他們的社區提供資訊,最有幫助者得獎。
比起即時新聞或長篇、短篇或其他形式的報導,我想這是對獎項的另個想法。這真的不是新聞重點。重點是提供的服務。
對於傳統媒體、公民媒體和自媒體之間的關係,還有如何繼續在中國及香港做新聞,包蟠睿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看法,敬請期待即將發布的完整專訪內容。
以下為包蟠睿在《Re:filtered》所寫的內容摘要。
檢視報獎作品一直都像是坐雲霄飛車的感覺。一件作品會激勵我,因作者的決心和獨創性;下個作品會帶來憂傷,而這全都虛幻沒意義?
不論意圖多好,評審(包括我自己)最終是以或許表現很好,但毫無效用的讚揚行為收場。最糟情況下,獎項可能鞏固剝削體制,當地研究員或自由撰稿人在這體制中做事,卻是記者獲得讚揚。
尤其是看國際報獎作品時,很容易分辨出哪些入圍者是有受美國教育或大型媒體機構支持,以及誰沒有。當一個產業像媒體一樣難以界定,這些優勢容易被放大,進一步確立特權。
我們面臨讚揚陳腔濫調,沒充分觀察這些故事如何被蒐集,以及報導如何參與、最終服務其受眾和群體的風險。
我們可以更有心對待我們讚揚的事物嗎?我們可以多考慮提供的服務,而非格式嗎?這篇報導如何有幫助?我們真正需要多少個即時新聞獎?
這裡是一些替代的讚揚依據:
【CMP要點】
10月18日的中國北京台灣會館內,「台灣作家」范文議的《誰說台灣不是中國的》新書發表會盛大登場,但這實際上是結合黨國相關活動及國家媒體曝光的政治宣傳活動典型案例。這本書在台灣買書通路沒看到上架影子,就連在中國「豆瓣」也找不到。不過藉由香港《大公報》和入口網站「搜狐」刊出相關報導,有機會讓廣大中文受眾看到中國想傳遞的訊息。
更詳細內容可閱讀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和Dalia Parete寫的《Reading Red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一篇發布日期為10月3日的「人民網」文章在中國網路瘋傳,內容指責名人靠爆料炒作搏版面的行為,但在隔天,正牌人民網澄清,此文章是假冒媒體機構發布。為何要假冒官媒發「新聞」?因為中共花費數十年時間,讓大眾認定官媒是唯一權威消息來源,且在中國資訊流動愈來愈依靠官方來源的情況下,網友認為靠官媒發布消息才「可信」,所以只要對權力和真相混淆不清的狀況一直存在,加上中共被視為唯一可能的真實消息來源,假冒官媒發「新聞」的情況就會一直上演。
更詳細內容可閱讀Alex Colville寫的《For State Media, Copycats are No Joke》。
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基里巴斯)10月25日舉行總統選舉,現任總統馬茂(Taneti Maamau)二度連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27日致電恭賀馬茂,隔天《人民日報》等主要官媒報紙在頭版右上角的醒目位置都是此報導。CMP同日在X貼文指出,由於此區塊是專門留給的新聞和公告,可從中評估大洋洲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
【參考工具】
想像一下,當要研究中國人權議題時,發現名為「中國人權網」的網站,網站上方強調其為「中國人權領域唯一專業網站」,只是其中大多數文章和評論似乎都支持中國政府的觀點,而在網站名稱下方清楚註記,這是由「中國人權研究會」負責營運。
到底是誰在幕後主導呢?這時可以透過「網路內容提供者」(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編號及公司搜索找出答案。
在中國,所有ICP必須先從各地方的通信管理部門取得許可證。根據法律規定,每個網站的ICP編號必須列在頁尾。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政務服務平台「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中,可以輸入中國人權網的ICP編號「京ICP备13021801号-8」,得到的結果是「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而要知道這個公司是誰,就可使用公司搜索工具,找到任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註冊的企業。點入匹配的公司後,可看到該公司的基本資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股東信息」,會發現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是PRC國務院。
因此,藉由ICP編號與公司搜索2項工具,可以確認中國人權網是由中國政府營運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