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見】協助文字記者做直式影音的新App
This new app wants to help prose-loving journalists make the leap into vertical video
從前,新聞記者大致分為文字派和影像派,兩派對彼此的觀感都不怎麼好,工作交集大多只在記者會或議會。雖然有些人成功跨界,但報紙與電視從業者大多各守本行。
網路普及開啟了24小時不間斷的新聞時代,雖讓文字派也擁有了即時性,真正受惠的是那些承繼電視精神的社交影音創作者。即使到今天,許多文字記者,寧願主編刪除他們剛寫好的報導,也不願拍一支 TikTok 影片。
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與 Vice 等媒體任職的英國記者 Sophia Smith Galer 說,有些記者仍對社交平台不屑一顧,只把它們視為假訊息的擴音器,或是網紅賣東西的地方。「但如果無法觸及受眾,我們的新聞就毫無用處。作為記者,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的調查與報導能被看見、被理解。」
Sophia Smith Galer在社交影音領域闖出一片天。她在 TikTok 上擁有55.8萬粉絲,Instagram 上則有32.6萬人追蹤,影片總觀看次數超過1.6億次。現在,她把自己在短影音上的經驗融入一款名為「Sophiana」的 iPhone 應用程式。

這款應用程式(App)專為那些擅長文字但不習慣面對鏡頭的新聞從業人員、學者、作家等設計,幫助他們從「寫故事」邁向「說故事」。Sophiana協助人們將文字故事轉化為直式影音,操作方式相當簡易,步驟如下:
輸入基本資訊:包括是個體戶還是新聞機構的一員?是記者、作家、學者,還是其他身份?理想的語氣是親切、專業,還是帶有緊迫感?
貼上文章內容:App會將文章與風格偏好化作指令,送進 OpenAI 的 GPT-4o 模型,並綜合 Sophia Smith Galer 的經驗,生成三種可能的開場句(hook),作為影片的導入段落(也可以要求生成更多)。
選擇開場白:決定好開場白後,App就會根據文章生成一段腳本。可以自行編輯內容,App還會建議影片的標題與標籤(hashtags)。
錄製影片:Sophiana接著會直接打開前置鏡頭,畫面同時成為提詞機,在使用者朗讀時腳本同步滾動。影片錄完後,可選擇儲存或依分享到任一平台,也可自行加上字幕、圖像或其他元素。
Sophia Smith Galer提到,她的長遠目標是讓這款App能夠逐步學會使用者的說話風格,在使用者拍到第30支影片時,能比第一支更貼近個人的語氣與節奏。
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創始人 Joshua Benton 以自己最近寫的一篇文章進行測試。他認為,App生成的腳本品質已經相當不錯。他的原稿有上千字,Sophiana協助生成的腳本為150字,錄製影片時長預估為57秒。他有些意外,因為這比想像中的短影音要來得長。
Sophia Smith Galer解釋,這其實是目前平台的發展趨勢,因為商業模式就是想讓人停留更久,以賺取廣告收入。「對我們這些說故事的人來說,我們反而可以運用這多出來的幾秒鐘,把故事講得更清楚!例如 TikTok 要超過1分鐘觀看才開始產生收益,所以我會建議想讓創作模式穩定的人,考慮製作長一點的內容。」
Sophiana目前在 iOS 可以免費下載,並正在測試訂閱方案以開放無限制使用,之後計劃推出 Android 版本和英語以外的語言版本。
Sophia Smith Galer希望 Sophiana 能吸引更多人使用,包括幫助記者跨出文字的舒適圈,進入影音主導的新媒介世界。「我一直認為,平台上假訊息泛濫,不是我們該避開它的理由,反而是我們必須進駐的原因。新聞工作就是要改善資訊環境、讓平台負起責任…… 而在 2025 年,戰場正是短影音的世界。」
本文摘譯自 Joshua Benton 於6月11日發表在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的《This new app wants to help prose-loving journalists make the leap into vertical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