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
在美國,每年10月第三週是「言論自由週」(FSW),最初於2003年由非營利基金會「媒體研究所」(The Media Institute)設立,旨在提升大眾認知言論及新聞自由在民主中的重要性,同時慶祝享有這樣的自由。
當然,言論自由不是美國獨有,今日社會對言論自由的認知和定義有很多辯論,不只如何劃定被視為帶有仇恨性質的批評和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還有「政治正確」、「取消文化」等可能衝擊言論自由的情形,新聞自由也會受到影響。我們清楚知道這些議題,並試著帶動記者討論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看法及意義。
如同英國資深記者希爾頓(Isabel Hilton)所說:「新聞記者是很棒的專業。」記者不只是傳遞資訊的角色,也是捍衛、提升言論和新聞自由的一分子。
《田間》這期內容以「記者」為主角,聽聽台灣的新聞工作者希望大眾如何看待記者、學者對香港媒體肩負重任的看法,以及其他國家華文媒體面臨的現實挑戰。
現在就一邊喝珍奶(不論是罐裝或手搖),一邊閱讀《田間》的實用內容。
非常感謝訂閱的大家,歡迎來信建議想看到的相關議題報導,並給予指教。
簡恒宇
【正在發生】
記者有讓港府負責任的能力
《香港自由新聞》(HKFP)10月13日刊登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卜約翰(John Burns)的文章,內容直言香港立法會2021年失去自主權,加上國安因素而使司法獨立變弱的情況下,兼具監督和協調合作角色的強健媒體對香港的發展至關重要。
卜約翰強調,監督和協調合作並不互斥,且常出現在同篇報導或評論中。他還說,香港政府一再強調建設性批評的重要性,而監督角色就是對政策及執行有批判性評斷,且提供批判性分析、詢問難題、要求資料都是讓政府負責任、提升透明度。
「負責任的政府建立信任。信任是進步和穩定的必要條件」,文章寫道,「香港社會和執政當局應重視媒體多元,畢竟這對香港是『好故事』」,並稱香港相對自主的媒體,以及代表記者的組織有助發揮問責政府的作用。
對於建設性批判,《田間》(以下簡稱田)詢問卜約翰(以下簡稱卜)的看法。
田:當執政當局可能把建設性批評視為威脅,在香港的媒體應如何定義或思考建設性批評?
卜:在被執政當局示警後,可以理解在香港的媒體很謹慎。在香港的媒體還有興趣和資源做調查新聞嗎?我想有的。媒體要大膽,用事實來武裝,並呈現它們的調查結果。有些網路媒體正在做。媒體要利用所擁有的空間,不是蜷縮和躲避。所以,藉由行動來思考建設性批評。社會需要相對獨立的媒體。
《當今大馬》啟動重組計畫
馬來西亞網路媒體《當今大馬》(Malaysiakini)10月11日宣布,由於面臨和世界其他媒體一樣的產業震盪,為了確保長期穩定和成功運作,因此啟動重組計劃,並強調《當今大馬》不會關閉,但會裁員。
《當今大馬》沒有公布裁員比例,但建議受影響的職員向《當今大馬》姊妹公司FG Media應徵職缺。執行總編阿南(RK Anand)和營運長覃心皓(Tham Seen Hau)表示,報導內容不受影響,訂閱與捐款有助《當今大馬》持續發展。
《當今大馬》由馬來西亞《太陽報》(The Sun)前記者顏重慶(Steven Gan)及詹德蘭(Premesh Chandran)於1999年創立,提供馬來文、英文、中文和坦米爾文(Tamil)4種語言報導。在大部分媒體被政商把持,又有審查情況的馬來西亞,《當今大馬》成為重要的獨立網媒。
【請教一下】
希望大眾如何看待記者?
《大聲》創辦人吳薇:記者不是萬能神,也不應該是被人隨意評價和完全否定的對象。當今時代的問題是機構媒體的退化與被妖魔化,一些新聞報導沒有令被現實打擊到的受眾感到被激勵和賦權。公眾把對現實世界的所有沮喪和不屑都扔給記者,公眾不再信任機構媒體,或者任意指點、貶低甚至否認記者。自媒體的發展又令參與門檻降低,使無論什麼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比記者更好。記者的手藝和專業在這個時代其實應該更值錢,因為他們/我們是專門做新聞這件事。在記者有能力也確實做到更好的前提下,公眾應該把信任和質疑都交給記者。絕對不要寄希望於記者讓他們去改變所有問題,但也不要上來就因為一個兩個不太滿意的文章就否認記者,認為「你們做成這樣就不需要存在了吧」 云云。
《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希望大眾要建立自己的資訊信任圈,養成知道說有哪幾家媒體是自己的白名單,然後進一步去找其中幾個記者,知道他的背景、專長、經營什麼樣的題目,也可以去追蹤這幾個記者。把自己的資訊信任圈建立好,是件滿重要的事情,而建立的前提就是,得去認識那家媒體跟裡面的記者。
《端傳媒》台灣組主編許伯崧:如果大家不相信這間媒體的話,那你可以試著去看其他家媒體,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媒體試讀。媒體試讀一定是你要多閱讀,一定要多讀,才能去看其中的差別。
《端傳媒》記者章凱閎:我希望大眾可以看到個別記者的努力,因為所有的媒體都有一個自己的大方向主張,但其實記者工作有趣的是,他們通常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上,找到一些可以施力的縫隙,或是挑選議題跟在這個媒體的框架底下能做出什麼,可以稍微破框或是做別人沒有看到的議題。我覺得這些常常都是來自於一些媒體底下,一些很有熱情的記者所生產出來的內容,那他們的名字需要被記得。
【熱門話題】
珍奶爭議:中文報導有解釋「文化挪用」嗎?
在10月10日播出的加拿大實境秀節目《龍穴》(Dragons' Den)節目中,來自魁北克蒙特婁的飲料品牌Bobba創辦人希望現場嘉賓投資其產品,有加「爆爆珠」(popping boba)的罐裝飲料,可是嘉賓之一的華裔演員劉思慕(Simu Liu)質疑,產品未凸顯珍珠奶茶發源地亞洲的元素,有「文化挪用」之嫌。
根據谷歌(Google)搜尋趨勢紀錄,「劉思慕」、「珍奶」、「文化挪用」3個關鍵字的中英文,在台灣是10月14日開始熱搜度攀升,其中「劉思慕」搜尋度明顯高過另2個關鍵字。在香港的話,這3個關鍵字熱搜度毫無重疊,特別的是「文化挪用」的英文「cultural appropriation」10月12日熱搜度飆升。
在加拿大,「劉思慕」英文名字和Bobba的熱搜度從10月11日起就不相上下,但都高於cultural appropriation一詞熱搜度。
不過Bobba官方及其創辦人社群帳戶湧入的網友留言中,部分帶有仇恨言論和死亡威脅。劉思慕10月12日呼籲大眾保有同理、同情心。Bobba於15日發布聲明強調,會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未來的決策會展現對台灣文化的高度敬意。
「文化挪用」應是事件熱議的關鍵字,但中文報導中,卻少有關「文化挪用」的解釋,其中台灣公視(PTS)提到,這是「強勢文化挪用、侵占或宣稱擁有弱勢文化的行為」。台灣關注飲食相關議題的獨立媒體《食力》(foodNEXT)比較有深入討論,Bobba哪些部分涉嫌文化挪用。
中國媒體似乎沒有特別關注此事件。上海《新聞晨報》17日在微博官方帳號發布報導,沒有著墨「文化挪用」。不過網易16日有篇文章直言,「文化挪用」一詞在中國較少被提到,「通俗地說,它就是一種『文化偷竊』」。
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RCI)的中文版面把此事件放在社會頭條,報導有簡單說明,文化挪用是「多數人不恰當或不在乎地採用少數人的習俗或文化」。
蔡英文訪歐:鮮少台媒報導提她籲放黎智英
台灣前總統蔡英文10月12日訪問歐洲,這是她卸任後的首次出訪行程,自然受到關注,但有個部分似乎被台灣媒體遺漏,就是她向《美國之音》(VOA)表明,《蘋果日報》(Apple Daily)創辦人黎智英(Jimmy Lai Chee-ying)應被釋放。
VOA於14日報導,蔡英文當天出席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的公元2000論壇(Forum 2000),並在論壇發表演說後簡單回應VOA有關黎智英的問題,直言「他們(香港政府)應釋放他」。
海外香港媒體《光傳媒》(Photon Media)及《追新聞》(the Chaser News)15日引據VOA內容報導此事。被視為立場親建制派的香港境內媒體《東方日報》(Oriental Daily News)同樣有報導,但標題稱「蔡英文插手港事務」。
立場同樣親建制派的香港網路媒體《HKG報》則批評,蔡英文在政治消費黎智英。76歲的黎智英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發布煽動刊物等違反《國安法》罪行,自2020年底就被關押至今,他預計11月首次出庭答辯。
不過當台灣媒體緊跟著蔡英文出訪資訊,卻鮮少報導她呼籲香港政府釋放黎智英一事,僅有中央廣播電台(RTI)與《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引據VOA提到此發言。
【業界人事】
《人民日報》總編輯于紹良升任社長兼總編輯。
于紹良過去長期在《新華社》任職,2014年在副社長任內,曾帶領「2014大陸中央媒體負責人訪問團」到訪台灣。
于紹良2016年起陸續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員會常委和組織部長、上海市委員會常委和組織部長。2020年,他擔任上海市委員會副書記,之後兼任上海市委政法委員會書記。
2022年2月,于紹良出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2024年9月,原社長庹震滿65歲退休年齡,于紹良升任社長,並兼任總編輯。
《聯合報》原總編輯范凌嘉升任新聞部內容長。
范凌嘉曾任《聯合報》市政記者、政治記者、政治組長、政經中心主任。
【你知道嗎?】
在台灣的媒體環境裡……
邀請記者參與的活動中,很少有採用源自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查塔姆研究所規則」(Chatham House Rule)情況。
這條於1927年制定,並在1992、2002年調整的規則,旨在讓與會者能更自由討論,不用擔心發言被引用、對外公布後造成困擾。
如果一個會議,或會議的一部分是按照該規則進行,則與會者可自由使用在會議中獲得的資訊,但不得透露與談人及其他與會者的身分與所屬機構。
當然,與會者名單也不能對外公布。2020年,《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社)報導台灣海軍退伍軍官在高雄舉辦的兵推研討會,雖提到活動採用此規則,卻在報導最後列出主要與談人身分。
2019年9月,當時的香港因「反送中」而動盪,《路透》取得時任特首林鄭月娥與商界人士的會談錄音內容,其中林鄭月娥說,若有選擇,自己會辭職。這段話對外發布後,林鄭月娥回應稱,那場會談採用「查塔姆研究所規則」,認為發言被錄音外流,令人無法接受。
2010年9月,美國《外交政策》(FP)引述不具名的聯合國(UN)高階官員說法指出,時任UN副秘書長沙祖康在一場晚宴上,向時任UN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知道潘基文從未喜歡自己,而自己也不喜歡他。
沙祖康分別於2011、2012年接受《鳳凰衛視》和聯合國電台訪問,回應上述事件提問時都強調,UN內部採用「查塔姆研究所規則」。不過他說這是規定部分內部談話不能對外公開,這點理解錯誤,因為此規則的主要精神是分享得到的資訊,但不可揭露是誰說的。
現在你知道了。
【專題討論】
9月1日台灣記者節的隔天,在香港創立,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端傳媒》(Initium Media)刊出令台灣記者相當有感的報導,標題更直言:「不想當記者成世代心聲,大學教師也不鼓勵。」
這篇報導開頭就引述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的話稱,若有媒體機構找她推薦學生去面試,「薪水給低就一定不幫忙」,一語道破低薪是新聞媒體業吸引不到人才的原因之一。
撰寫報導的記者章凱閎告訴《田間》,沒寫進報導的是,傳媒教授不只不鼓勵,甚至會勸退有意踏入媒體業的學生。
不過章凱閎強調,想不想當記者是很個人的決定,如果不想當,別人怎麼鼓勵都沒用,但若想投入這領域,要先問過自己,促使自己當記者的動機。
除了薪資待遇,《端傳媒》台灣組主編許伯崧提到,在職的資深前輩仍很多,但在這些資深前輩和新進記者之間的中間層不斷流失,新進記者也待不久,整個媒體業就出現人才斷層。
對於記者被批評問「爛問題」、台灣媒體業這樣還有沒有救,許伯崧與章凱閎也向《田間》分享自己的看法,敬請期待即將發布的完整專題內容。
【選書選片】
封面寫著斗大書名《新聞記者》,英文名稱則是把Breaking News加上刪除線,只留下Journalist,而在即時新聞氾濫的台灣,這樣的呈現方式似乎想強調,記者不是為了賺點閱流量的即時新聞才存在。
《新聞記者》一書於9月由時報出版發行,收錄國際新聞媒體平台《轉角國際》(udn Global)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發布有關記者的文章。台灣媒體集團「聯合報系」旗下的《轉角國際》專門報導國際議題,除了向熟悉特定議題或國家的人士邀稿,編輯群也撰寫時事新聞。
《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告訴《田間》,不少日本媒體會把專題報導整理出書,這個模式能接觸不同的受眾,而自己在加入《轉角國際》初期就有出書想法,剛好首批作者之一的阿潑2022年提到出書一事,並擔任此書主編,而《新聞記者》的誕生,也是為2025年《轉角國際》成立10週年做個紀念。
「我們透過這本書想跟大家說,其實非常多記者的實際工作很複雜,他們要面臨的衝突、壓力,其實不是那麼扁平」,林齊晧強調,記者產出報導的過程中,可能處於兩難情況、遭遇生命威脅和政治打壓希望大眾認知到,新聞工作存在複雜難度,不是大眾看到報導、快訊那麼簡單。
林齊晧說,最初海撈文章時有80多篇,最後篩選42篇收錄到《新聞記者》中,坦言考量中文資訊較好找,因此捨棄不少中國、香港的文章,感到相當可惜。《新聞記者》的〈黨國的力量〉章節3篇文章,分別在講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前主播成蕾被關押,以及香港《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因《國安法》而遭到打壓等事件。
林齊晧表示,會選擇收錄上述3篇文章,主要是因具有代表性,同時希望讓大眾知道不能用「中國不意外」這句話看待這些事,因為還是有人在這樣的體制下,努力報導真相,這些奮鬥更彰顯新聞記者的意義和價值,「對於在自由世界的人來說,可能覺得新聞自由很理所當然,但對有些人而言,這是非常奢侈的事」。